汽車保險項目好多好複雜,除了最基本的強制險以外,還有:
「第三人責任險、駕駛人傷害險、乘客責任險、車體損失險(甲乙丙式)、竊盜險、零配件損失險」
你不知道車險該保哪些嗎?
沒關係,這篇就以大仁自己的汽車為例,告訴你保險人員是如何規劃車險的。
大仁的車險
以下,就是我的車險詳細項目跟保障額度:
大仁接下來一個個說明,為什麼會保這些項目,背後的原因以及規劃思維。
車體險(丙式)
為什麼會保這個項目?
車子在外面出入,難免可能會遇到碰撞,即使自己再小心,也難保別人來撞你。
所以,至少保個車體險,省去跟對方爭吵維修的麻煩,讓保險公司去負責就好。
車體險又有分成「甲乙丙」三種:
▲ 上述車險保費比例只是參考,實際費用要依照每台車子計算
如果你跟大仁一樣,認為自己技術不錯,不太擔心碰撞以外事故的朋友,「丙式」是最節省保費的車體險。
但如果你非常愛惜新車,前面幾年也可以考慮「乙式」。
至於「甲式」的價格真的非常高貴,這點你自己評估是否有必要。
(延伸閱讀:擦撞後失控撞到分隔島,會賠嗎?--淺談車體損失險)
車體險許可使用:「免追償」
為什麼會保這個項目?
車體險的使用者,除了被保險人本人以外,配偶、家長、家屬、四等血親三等姻親都算。
這些人開這台車子出去,車體險都是有保障的。
但如果是「朋友、親友」撞車,保險公司雖然會負起車子的維修責任。
不過理賠完以後,會向開車的這位朋友「追討」這筆錢。
舉個例子,大仁借車給朋友開,不幸車禍,維修費 30 萬。
我不用負擔這筆錢,因為我有保車體險,保險公司會幫我支付。
但保險公司付完這筆錢以後,會找朋友要錢,這就叫做「追償」,又稱為「代位求償」。
你一定心想,那樣不就虧大了?
沒錯,所以,如果你會借車給朋友開,擔心這種情況發生,建議還是加個「免追償條款」。
費用不高,但可以避免上面那種「車體險賠完,結果親友被追討」的尷尬情況。
車體險:「全損免折舊」
為什麼會保這個項目?
你一定聽過:「新車輪子落地,價格砍一半」
大家都知道車子會隨著時間貶值,這個就叫做「車體折舊」。
所以,保險公司在計算車體險理賠的時候,會將折舊考量進去。
以 100 萬的新車為例:
如果在第一個月發生「全損無法修復」。
「折舊率 3%」,保險公司會理賠的金額是「賠償率 97%」=97 萬。
但如果是在第十一個月才撞壞:
「折舊率 25%」,保險公司會理賠的金額是「賠償率 75%」=75 萬。
這一前一後,就差了 22 萬了。
「全損免折舊」就是不看折舊率,不管幾月,都理賠車子的價值。
(簡單來說就是當年度理賠的錢都一樣)
備註:「全損免折舊」又有分成「車體險」跟「竊盜險」兩種。
大仁這邊保的是車體險的免折舊。因為沒有保竊盜險,所以就不會有竊盜險的免折舊。
關於「全損免折舊」,之後會以另一篇文章做分享。
第三人責任險(體傷)
為什麼會保這個項目?
車險主要有兩種分類:
一、【保障自己】
二、【賠償別人】
第三人責任保險,就是「賠償別人」的那一種。
大仁的第三人責任險(體傷)額度為「200 萬」。
如果撞傷別人,只要跟身體受傷有關,每一個人最高可以賠償「200 萬」。
而每一個事故的上限是「2000 萬」(一次車禍可能撞到好幾個人,每個人上限 200 萬,超過十個人最高賠到 2000 萬為總上限)。
現在車子如果沒有保第三人責任險,我是不敢開的。
因為車子壞掉事小,撞傷別人事大,這種賠償的責任少則幾萬,重則幾百幾千萬都有可能。
所以,對於「賠償別人」的保險,才是車險規劃的重點。
第三人責任險(財損)
為什麼會保這個項目?
上面的第三人責任險(體傷),是針對撞到別人「受傷或死亡」的賠償責任。
而「財物損失」,則要另外保第三人責任險(財損)才可以。
什麼是「財物損失」?
只要是財物損失,例如車子損壞,對方的物品損失(包含手錶、眼鏡、筆電等),這些都叫做「財損」。
很多人以為「強制險」就夠用,那是錯誤的觀念。
強制險只是非常基本的保障,對於「財物損失」是完全無法理賠的。
現在外面一堆百萬名車,沒有保財損還敢開車上路的人,不是有錢到沒處花,就是笨到不知道要保險。
乘客責任險
為什麼會保這個項目?
「乘客責任險」的保障範圍,就是補強「乘客風險」。
舉個例子,你可能開車載朋友出遊,結果不小心車禍了,你沒事,身旁的朋友卻死亡了。
你覺得這個朋友的家屬,會不會輕易原諒你?
當然不會,肯定追著你,說你開車不小心,害他們的家人死掉了,要你負起賠償責任。
這個時候,你怎麼辦?
沒關係,幸好有「乘客責任險」可以轉移這個風險。
除非你是永遠都是一個人開車,不會載任何人,不然乘客責任險是非常重要的。
(延伸閱讀:乘客險的保障範圍是什麼?)
▲ 大仁自己的乘客險是保到最高「1000 萬」。
我會保到「千萬」是因為,這台車子是全家出遊在開的。
乘客通常會是家人朋友,少則一個乘客,多則可能三到四個都有。
這個時候駕駛的風險就很大了,萬一因為自己的過失,導致乘客傷亡,這下子的賠償責任可是不得了的天價。
看到這邊你可能有疑惑,如果載的是家人,也會有風險嗎?
會啊,親兄弟明算帳沒聽過嗎?
如果今天爸爸開車載兒子出遊,因駕駛為過失造成兒子受傷,你以為爸爸沒有責任嗎?
但面對親屬之間的賠償,保險公司理賠上會更謹慎一點(擔心詐保的道德風險)。
不可能因為一點擦傷,兒子向爸爸求償一百萬,保險公司就會賠償一百萬,沒那麼簡單。
還是得依照「個案實際情況」在合理範圍內賠償。
駕駛人傷害險(第三人)
為什麼會保這個項目?
根據意外險的理賠統計,有七成的意外事故,都是交通事故造成的。
不管是開車或騎車,都是比其他情況來得容易受傷的。
因此,大仁自己對於「駕傷險」非常重視。
▲ 大仁自己的駕傷險,是選擇第三人責任險附加的駕傷險。
會規劃的原因是範圍廣泛,不限於單一事故,也有實支實付 20 萬的醫療費用可以使用。
所以,即使大仁的意外險保障已經高達 1500 萬以上,還是選擇規劃駕傷險,做為開車時的雙重保障。
(延伸閱讀:駕傷險跟意外險可以同時理賠嗎?)
另外要注意,投保駕駛人傷害險,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名冊跟簽名」:
記得要填寫「被保險人名冊」,這樣發生事故才不會有爭議喔。
▲ 名冊人數沒有上限,所以除了車主自己本身,建議可以將所有會開車的家人(or 親友)附加上去。
超額責任險
為什麼會保這個項目?
終於來到最後一個,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車險保障內容之一,那就是「超額責任險」。
簡單來說,「超額責任險」就是補強「第三人責任險(體傷、財損)」賠不夠的部份。
你可以把第三人責任險,想像成是保護網,但網子總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就可以由更外層的「超額責任險」補上。
(延伸閱讀:【超額責任險】是什麼?你一定要知道的汽車保險)
大仁自己的超額責任險,保障是拉到最高的「3000 萬」。
▲ 如果可以規劃 4000 萬,甚至 5000 萬,我也會保到那個額度
為什麼我會這麼重視「超額責任險」?
原因很簡單,它是最後一層的防護網。
不管前面「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賠償的如何,都有這最後一道關卡守著。
保險講求的其中一項功能,就是「安心」。
「3000 萬」的超額責任險,讓我開車行使在路上,不用擔心「賠償不起」的這個風險。
如果真的碰到需要賠償超過「3000 萬」的情況,那我也認了,畢竟全台灣有這麼高保障的,可能沒幾台車。
▲ 從投保數據來看,超額責任險被大多數人給忽略,但這反而才是大家最需要去瞭解的車險之一。
結論
好了,這就是大仁的車險保單:
【車體險】:我選擇丙式車碰車,減少保費支出。
有附加「免追償」跟「免折舊」兩個附加條款,希望不要用到。
【第三人責任險】:我規劃的體傷是 200 萬,財損是 50 萬。
這是為了配合超額責任險而規劃的,希望不要用到。
【乘客責任險】:我規劃的額度為最高 1000 萬。
希望所有乘客都平安,不要用到。
【駕駛人傷害險】:我規劃的額度為最高 1000 萬。
希望我跟家人開車都平安,不要用到。
【超額責任險】:我規劃的額度為最高 3000 萬。
做為最後一道防護網,額度一定要夠高才行,希望不要用到。
你可能會發現,大仁沒有規劃「竊盜險、零件失竊險」等其他險種。
因為對我而言,這不是最重要的保險。
比起那些損失,撞到別人的賠償風險,承載乘客的責任風險,這些才是我更為重視的。
但如果你預算 OK,加保竊盜險我覺得是可以的喔!(記得附加免折舊)
但「零件失竊險」我不會列入首要考量,原因之後有機會再分享。
最後大仁想說,雖然我將保障拉到很高,但沒有一項想用到的。
保險是「備而不用」,能不用到的保險,才是最好的保險。
好了,這篇文章就到這邊,希望能對你在車險規劃上有所幫助。
備註: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本人的規劃不代表最佳選擇,實際規劃請依照自己的需求做調整。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接收最新通知。
大仁的出版作品:《淺談保險觀念》
回到首頁:請點這裡
部落格的使用說明:請點這裡
延伸閱讀:【關於保險經紀人公司?關於我是誰】
訂閱《淺談保險觀念》,接收大仁的最新文章: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離婚證人